第175章 话本里的故事(四)-《宋锦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夫人为何让我不要插手此事?娘亲明明把四平街的几间铺子,都交给我来打理了。这袁管事是成衣店的掌柜,便是我手底下的人,他的事,便是我的事。”宋锦知道与白荷说这些无用,不过她还是说出了口。

    “夫人的意思,奴婢不敢揣测。不过夫人为姑娘做的每一件事,处处都是为着姑娘着想,为姑娘好的。既如此,姑娘就听夫人一回吧!”

    白荷跟在宋锦身边伺候的时间,比芙蕖还长些。

    也比芙蕖,更与宋锦较为亲近些。

    以往她说的,姑娘不说全部会听进去,至少还能听进去七七八八。

    如今姑娘有了自己的主意,事事自己拿定主意,她说的,姑娘就不大爱听了。

    不过姑娘能有自己的主意,也是件好事。

    至少姑娘觉得什么事什么人是对自己日后有用的,暂且先留下。

    “白荷,你出去吧!让我一个人躺会!今夜你也不用去隔壁的耳房守夜了,回去好好歇着吧!”

    宋锦话罢,转过身就进了里屋,躺在了屋里的软榻上。

    见宋锦听不进去劝,白荷轻声叹了几息,转过身关紧了屋门,就退了出去。

    瞧见白荷从屋里出来,芙蕖赶忙就迎了过来,看着白荷面上不大高兴,想必姑娘并未把白荷所劝的那些话听进去。

    “白荷姐姐,你也别伤心难过了,姑娘做事,自有姑娘的道理。咱们在姑娘身边贴身伺候,只需在姑娘做错的时候,帮姑娘纠正,提醒姑娘就是。”

    芙蕖面上带了笑意,轻轻拍了拍白荷有些坚硬的肩头。

    “再不然,咱们还能去和夫人说说。”

    白荷是宋锦屋里的大丫鬟,去安心斋禀报夫人这些事,还是由白荷去说较为合适些。

    “不必了,叫姑娘自己好好想想吧!以姑娘的聪明才智,绝不会想不通的。不过姑娘既然下定决心要帮袁管事,不论旁人如何劝,姑娘一概是听不进去的。”

    白荷回过头看了翠微的大屋一眼,带着芙蕖离开了。

    入秋之后,天气一日凉过一日。

    秋风扫落叶,夏日里还挂着的满眼绿色,如今就变成光秃秃的杆子了。

    不过宋老夫人所在的松鹤斋里,种了几颗梧桐树,如今正是观赏梧桐美景的最好时节。

    一大早宋老夫人就让厨房做了一桌子早饭,差人分别去请了赵氏,宋老爹,宋芸,还有宋锦来用早饭,顺道陪着她说说话。

    自宋老夫人那次对着厨房的管事婆子,还有底下一众帮厨婆子,发过火后,厨房那边的人,得了松鹤斋的差事,便是天大的差事,一丝怠慢也不敢。

    叫记菜谱的婆子去松鹤斋询问了宋老夫人的喜恶,回来就写了新的菜谱。

    上头都是宋老夫人喜欢吃的,还有几道宋老爹喜欢吃的。

    “你们快些尝尝,这个灌汤包,是你们爱吃的。做这个灌汤包的师傅,是厨房的管事从酒楼请回来的,他做这个灌汤包,有十几年了,味道都没有一丝改变。可见是下了功夫的。”

    难得这么一大家子聚得那么齐,今日宋老夫人的高兴,都挂在了脸上。

    让马婆子把面前摆着的一碟灌汤包,分别一人一个,递到每人面前的小碟里。

    宋老爹用筷子戳来,又让人拿了一个汤匙,尝了尝那灌汤包里面的汤汁,不禁赞叹道。

    “母亲说的极是,这灌汤包,是儿子吃过最好吃的了。见母亲今日心情好,儿子一定要吃个七个八个才行。”

    宋老爹一番话,说的带满了孩子气,就是为了让宋老夫人高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