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文道之争,源远流长,由此可见一斑。 至于此时此刻此地,九雲轩内自然鲜有国子监翰林院学士的踪迹,所谓文争,自然而然也就变成了学宫弟子与散修儒士的较量。 虽说有教无类,可毕竟内外有别,总还是有些硝烟味不重的博弈。 南境诸州以十三学宫为文道之集大成者,这个面子,他们不能输,更输不得。 这也就成了为何诸多大儒夫子皆欲将少年招入学宫的始末缘由。 散修化为弟子,敌手变成朋友。既保全了颜面,又能招纳贤才,岂非两全其美之事。 “何来的一较高下之说,不过是讨教一二罢了。” 少年笑着摇了摇头,他可没傻到口无遮拦狂妄自大的地步。且不说这些学宫弟子是何身份,便是眼前这位郑家公子,不过萍水相逢一面之交而已,他同样信不过。 “江公子未免太过谦虚了。” 郑霖乐呵呵一笑,如何不明白少年言外之意。 “既然如此,不知江公子能否赏个面子,且容在下随行前往,也好见识一番文坛俊杰间口笔相争的风姿。” 话说到这份上,纵使少年心有不愿,也再难想出什么婉言谢绝的推辞。 “郑公子请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