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三章 银票改革-《万灵弑神录》
第(2/3)页
那下一步?
郑通已经看不清后面的棋路了。
用北原的大捷要宣扬什么?宣扬武力么?
都不是。
随着捷报而来,还有后续的,北原粮食紧缺,更是条文列举了这些年来平定各地,平定灾荒多是从北原运出粮食。而这个压力,让不少人忽视了一点,北原的龙泉关,是发起战争的一方。现在整个北线都封锁了,虽然赢了一阵,但把一切说得势如累卵。
要钱,要的是粮票,要粮食,要军械,什么都要。
这种事,压不下来,而且捷报是喊着进京城的,就更瞒不住。
次日,紧急的朝会便开展了,为了此事,周哲特意起的很早,上朝去了。上了朝堂,也不说话,就站在杨觉身后,静静的看,静静的听。杨觉很纳闷他这个小师弟,北原大战的始作俑者明明是周哲,可为何他一句话也不说,就等着大伙议论。
周哲则说道:“我是来看人的,不是来聊天的。”
“看人?”杨觉很不解,小声的问道。
周哲点头:“范公不在了,他的事总要做好了告慰他在天之灵。看看现在谁反对,谁点头,谁建议。以后。。。”
“以后杀人找个凭据?”杨觉脸色不好看,周哲做事越来越无法无天。
周哲点头。
杨觉斥责道:“你知不知道你这么做的后果?到时候师伯也容不下你。更恍若天下人。”
周哲摇头:“知道,可他们不是也做了?”
杨觉无言以对。
而这个时候,郑通已经递交了那份本该在日常朝议上决策的银票改革。
“范。。哦!郑爱卿。这银票改革和如今北原战事有什么关联呢?”李池皱着眉头,这件事,似乎关系甚大,至少,粮票改成了银票,就意味着很多人手上的银票可能成为废纸,倾家荡产。
“回禀陛下。”郑通一本正经开始从古到今的述说。
从银票的来由,到银票如今成了一把把刀子不断的割大盛的肉开始,一句句的述说。
四大派各自成立了钱庄,利用他们自己的信誉印制银票,再通过银票购买大盛的粮食,灵草,各种物资,大盛看似得了银子,可不是现银,而是银票。
这个道理都懂,人家用信誉,拿一张盖了章的纸就能换取一切所需。说好听的,叫经济掠夺,不好听的,叫纸币霸权。印了多少,人家说了算,大盛的钱庄不是没有,只是,那都是勋戚和门派的,关大盛什么事?
范文良先期的工作,便是粮票取代银票先在大灾战乱后的几个道进行,缓慢推进,却效果极佳,原因也简单,老百姓怎么可能有几百两几千两的银子,走粮票,他们求之不得。
现在,郑通直接说出了要害,更是把今后事关粮食,矿产,灵草灵液等战略物资的全部交易,都限定在粮票的范围。而北原为何要粮票?因为粮票有保证,粮票可以买粮食,其他的银子,已经限制在粮食以外了。
李池头疼,这种事,捅破了,搞不好整个世界的门派都要起来反对。因为涉及到的利益群体太多了,其中就包括台下一群陪着唱大戏的勋戚官员。
郑通的奏折传阅众人以及他的述说之后,场面一度陷入了安静。
但很快,便有人跳出来了。首先便是勋戚,他们多半是自恃有先祖功勋在身,加上脑子不太够容易被人当枪使。
“说的好听,那我问你,若是不用银票,大额交易该当如何?”
“粮票也可以有大额的。”
“粮票和银票如何兑换。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