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九二章 畅饮三天-《销售员白皮书》
第(3/3)页
连醉两天,浑身软绵绵的,没有半点力气。
中午找地方喝了点稀饭,下午三人又出去转圈圈。刘东鸿是带着目的的,他需要了解上海的大致地形,于是又买了一份地图。
刘东鸿还第一次尝试了坐地铁,感觉也没啥,就跟坐火车差不多。
晚上吃过饭,左眼镜非得要继续陪着刘东鸿,却被他开着玩笑骂了一通。他知道,左眼镜和小袁肯定还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,这么黏糊糊的在一起,算个什么事儿啊,就算小袁没有任何意见,可自己也不能这么干啊。
没办法,左眼镜还是执拗不过刘东鸿的,灰溜溜地被小袁拉着回去了。
刘东鸿坐在酒店房间,思考着在上海的业务该如何开展……
第一步,需要了解上海有多少需要木材的企业,他们都分布在什么地方?
再者就是怎么和这些企业取得联系?
最后就是上门拜访了。
企业信息如何去了解?最原始的就是陌生拜访,俗称扫街。可上海那么大,扫街得扫死个人,此路肯定不通。不过上海的产业布局不像小地方,是成片儿的,比如做汽车零部件的,基本上在一个区域,做包装的又在另外一个区域,划分还是比较明显,这对自己来说算是好事,省去了不少麻烦。
就拿建材来说,肯定也有集中的区域。
唯一的捷径便是“黄页”,对,就是黄页。
想到黄页,刘东鸿立马下楼四处转悠,花了两个小时才在一个报刊亭买回来一本上海最新版的黄页,回到酒店又花了三个多小时大致的翻了一下,进行了初步整理。
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,在黄页上拿笔圈了不少企业出来,这些企业都是接下来需要去联系的。一千多页的黄页,在里面找了大概几百个企业出来,这个量,宋理的市场是无法比拟的,不到上海不接触到这些,简直无法想象,宋理的目标客户,充其量就七八十家。而自己圈出来的,还不完整,再说了,还有很多企业根本就没有上黄页。
接下来在上海的这段时间,可有得忙活了。
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