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大伯母王氏却刚好进门,笑道:“哪里用得上母亲的体己?苏州的制药作坊和玉器生意的分红都交我这里了,去年就分了这个数!” 大伯母伸出两个手指。 方元芷眼神微黯:“两万两银子?”徐家也太小气了! 大伯母摇摇头:“得再加个零!” 方元芷瞠目结舌:“二十万两银子?!这么多?!” 随即,方元芷又蔫了下来。 她的俊信,在贵州那个穷山恶水的地方苦哈哈那么多年,才攒了十万两银子。 徐家轻轻松松就替方家赚了二十万两银子。才一年时间! 世家大族的力量真是不容小觑。 王氏感慨地看着方元芷:“说到底,这些银子都是元芷替家里挣的,元芷要开医药堂,伯母第一个支持!” 没过几天,方家附近的街道上,一个气派豪华的“济民医药堂”就开业了。 雕梁画栋的门楣,门口张灯结彩,鞭炮齐鸣,锣鼓震天,吸引了不少过路行人。 门楣上的,“济民医药堂”四个大字,是请连中三元的大才子商辂题写的。 方元芷本来发愁坐堂的大夫。 可有个太医萧名夏来方家索要医书的序,听闻元芷要开医药堂,就大方建言:“我们萧家世代行医,族内很多杏林圣手,可以来给方姑娘坐堂、打打下手。我们萧家也有自己药材产地,方姑娘需要的话,给您最优惠的价格。” 方元芷自然高兴。不过,她还是留了个心眼,让人把进货的药材仔细检查,确保无虞。 开业第一天,医药堂就来了一批不速之客。 一群气焰嚣张的锦衣卫把医药堂围了个水泄不通,吓得围观的民众议论纷纷: “这医药堂也太邪门了吧?怎么刚开业就得罪锦衣卫了?!” 方元芷赶到门口,看到锦衣卫正中簇拥的人时,气不打一处来: “孙琏,我未曾真正得罪于你,何苦三番五次纠缠不清?!” 居然又是会昌侯世子孙琏! 孙琏微扬眉毛,诧异道:“孙琏前来给方姑娘庆贺开业,实乃一片好意,何来纠缠之说?” 第(2/3)页